主要观点总结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取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部分取暖产品价格悬殊,缺乏包装、说明书或3C标志。专家测试显示,不合格取暖产品存在火灾、触电等隐患。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了解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不要盲目追求低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场取暖产品质量问题
市场上的取暖产品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产品缺乏包装、说明书或3C标志。
关键观点2: 价格差异与安全隐患
部分取暖产品价格相差悬殊,而低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如触电、火灾等。
关键观点3: 不合格取暖产品的测试
专家对购买的取暖产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不合格产品的火灾和触电隐患较大。
关键观点4: 市场监管部门的行动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电取暖器专项检查,加强对电取暖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并采取召回等措施。
关键观点5: 消费者提醒
消费者购买电暖产品时,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认真核对产品的3C标志等,不要盲目追求低价。同时了解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文章预览
新华视点丨起火、触电、爆炸……部分“取暖神器”很危险 寒冷冬季,各类“取暖神器”广受欢迎。“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取暖产品价格相差悬殊,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没有包装、说明书或3C标志。一些不合格的取暖产品,潜藏触电、火灾、烫伤、爆炸等安全隐患。 记者在市面上看到的取暖器。新华社记者 张哲摄 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没有3C认证 随着气温下降,各类电取暖产品热销。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在售的“取暖神器”品类繁多,很多“小太阳”“暖脚器”“暖手宝”在电商平台上销量过万。 然而,有的同款产品价格相差悬殊。以“小太阳”为例,该产品售价从十几元到300元不等。但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吐槽称,低价买到的取暖设备是劣质产品、不靠谱。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室内加热器、电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