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馆界
中国首席医馆经管新媒体,最大医馆产业链社交与服务平台。医馆老板、创业者、投资人、供应链一手干货。连接跨界,一起重塑互联网+新型医馆生态圈。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医馆界

南中医即将上线中医药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也能“望闻问切”

医馆界  · 公众号  · 中医  · 2025-05-09 18:5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药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该校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诊脉机器人、中医刮痧智能机器人和针灸机器人等智能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综合诊断和治疗。文章还提到了不同机构共同承担的针灸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项目,以及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找准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京中医药大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中医药行业

该校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诊脉机器人等智能系统,为中医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智能化综合诊断和治疗。

关键观点2: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构建了两个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分别聚焦中医学和中药学。其中即将上线的灵山大模型,涵盖知识问答、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等方面,并辅助人才培养和科学培训。

关键观点3: 智能诊断系统的运作方式

智能诊断系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式收集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综合分析,实现智能化综合诊断。

关键观点4: 针灸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取穴方法

针灸机器人通过程序“植入”中医针刺手法,找准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取穴模型,机器人就可以按比例准确找到穴位,这一方法是对传统针灸理念的延续。


文章预览

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  来源 | 现代快报 近年来,AI、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赋能传统医学,为中医药注入了新的活力。日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发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人才培养和科学培训。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前该校有团队开发出诊脉机器人和针灸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综合诊断和治疗。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周作建介绍,围绕DeepSeek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和应用,该校构建了两个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一个叫灵山中医大模型,聚焦中医学;另一个叫素山中药大模型,聚焦中药学。 即将上线的灵山大模型,重点围绕知识问答,涵盖了数千本中医学专业书籍,包括《中华本草重要大字典》等;构建了相应的知识图谱。面向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等方面,并辅助人才培养、科学培训两个方面。周作建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