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品
倾听法治声音,传递法治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关发布  ·  查获“鬼工球” ·  5 小时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法律读品

屠呦呦,评不上中科院院士的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法律读品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5-03 20:2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并重点关注了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的事件。文章还提到了屠呦呦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屡屡落选的情况,并探讨了学术界的评价标准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屠呦呦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拯救数百万人而成为全球公认的科学巨匠,虽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未当选,但因其原创性研究的杰出成就被国际学界认可,最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关键观点2: 屠呦呦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的落选

屠呦呦因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的“三无”身份,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屡屡落选。这一现象并非孤例,一些因“不善交际”“直言不讳”或“非主流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也未能当选院士,却获得了国际顶级学术荣誉。

关键观点3: 学术界评价标准问题

学术界存在评价标准问题,一些涉嫌学术造假或依赖行政资源的人能够稳坐院士之位,而一些真正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却遭遇评选困境。文章对学术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提出质疑。


文章预览

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计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当选。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屠呦呦因其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早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科学巨匠,然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她却屡屡落选。 要怪只能怪屠呦呦的“三无”身份不符合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基本资格。 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尽管她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并多次被提名参评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始终未能当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明确强调“原创性研究的杰出成就”,而屠呦呦的当选恰恰印证了国际学界对其贡献的认可。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