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一份中国与全球化的报纸; 一份商务与新生活的报纸; 一份教你挣钱与花钱的报纸; 一份关于财富与知识的报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btnewsbgs@126.com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商报

断供后还能“保房”?法务团队号称“全程护航”!背后藏着哪些陷阱

北京商报  · 公众号  · 北京  · 2025-11-27 23:0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随着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叠加影响,一些购房者因无力偿还房贷而面临断供的困境。一种名为“断供保房”的新兴服务开始兴起,法务团队以延缓司法拍卖程序、对接“配资回购”、搭建“第三方代持”等方式,试图帮助购房者保住房产。然而,这种操作背后隐藏着多重风险,包括征信受损、失信惩戒和房产彻底流失等。专家指出,这种业务通过法律技术手段延缓债务危机,是一种风险转嫁的债务规避手段,既缺乏法律保障,又可能加剧购房者的损失。因此,购房者应主动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方案,通过正规渠道处置资产,避免落入灰色操作的圈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经济环境变化导致部分购房者面临断供困境。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购房者因无法承受高额月供而陷入困境,一些法务团队提供断供保房服务以帮助这些购房者。

关键观点2: 断供保房服务涉及多种操作方式。

法务团队通过延缓司法拍卖程序、对接“配资回购”、搭建“第三方代持”等方式帮助购房者保住房产,但这些都存在潜在风险。

关键观点3: 断供保房操作背后隐藏着多重风险。

包括征信受损、失信惩戒和房产彻底流失等风险,而且可能面临额外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关键观点4: 专家对断供保房业务持谨慎态度。

专家们认为这种业务通过法律技术手段延缓债务危机,是一种风险转嫁的债务规避手段,缺乏法律保障并可能加剧购房者的损失。

关键观点5: 购房者应主动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方案。

专家建议购房者应主动与银行沟通协商,寻求合法、有效且可持续的解决之道,避免通过灰色渠道进行房产交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