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静静的叶子

教育体制的言与行

静静的叶子  · 简书  ·  · 2019-11-07 18:40

前几天,和娃一起坐在一起唠嗑时,便和娃一起吐起槽来。今日便索性在此吐吐。

从上了小学开始,从一年级开始便听说要开放食堂的,但今年娃已经读五年级了,食堂先是听说派老师出去学习取经了,后又似乎要外包让家长填写了去食堂吃还是在教室吃之类的调查表,但之后都不了之。所以中午那一点点时间,如果不能带回家完成作业,那只能是跟外面的机构或是跟老师了。

小学生下午的课,低年级是两节,高年级是三节。因为离家长下班可以接娃时间还相差挺远,所以学校有“托管课”。说是自愿参加,不能教书的。但也都是老师带着写字或讲解内容,全班都参加,不参加只能掉队,回家也得补做,谁能缺席?所以大家还都是五点放学,才能开始写真正的“作业”。

除了课堂作业,很多回家做的作业都是要家长批改的。家里成了课堂的延续,大人和孩子的相处时间都是与作业之间的战争。不认真批改作业的家长,是一样要被批评的。而浙江现在出了新规,小学生九点之后可以拒绝完成作业。我想这暂时也只能是一面飘扬的旗帜,让人看到新的方向,却不知道何时真正调整脚步。

这个月,学校出了“冬令制”,把上学时间调整到八点半。同时要求不得在七点五十之前到校。所以有人开心娃可以多睡会,有人发愁要上班只能让娃在校门口游荡。同时班级又有了规矩,要求在八点十分之前到校,要用二十分钟早读。早读本是好事,可是八点半的冬令制似乎又是形同虚设了。

在新教改中,很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孩子的课程表上很多是形同虚设的。什么道德与法制,什么地方课程,上的其实就是语文和数学课,包括部分体育课。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这学年下发了《心理健康》,内容很丰富,但也只能是自己回家翻书了。

而除了这些固定的,孩子也吐槽美术课和体育课都被主课“借”走,然后就没“还”了。但就算如此,似乎主课的课时还总是紧张的。所以我也颇为困惑,这样的教程内容与课时安排是否是匹配,是否有冲突所以导制这么大的调整 。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我只希望孩子们先成为“自己的花朵”,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有着朝气的身影,有着前进的勇气,以后有快乐的回忆。而不是从小开始对课堂和书本厌倦,唱着“背着炸药包上学校”的改编歌曲一吐对学校的抗拒。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