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转型的影响以及专家对此的解读。重点介绍了李季团队在农业废弃物处理与生态转型方面的贡献,包括快速堆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中的“效率低”与“资源化率不足”问题的方案。同时,文章还涉及政策配套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突破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季团队研发的快速堆肥技术缩短处理周期至7天,构建起覆盖全国500余家企业的应用网络。
李季团队研发的快速堆肥技术将处理周期从传统的3个月缩短至7天,并已经在全国500余家企业得到应用。这项技术的应用网络覆盖了全国,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2: 当前工业化处理能力仅覆盖1.5亿吨农业废弃物,还存在缺口。
尽管已经有一定的工业化处理能力,但目前仅能覆盖1.5亿吨的农业废弃物,面对年产量达40亿吨的农业废弃物,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关键观点3: 李季倡导“有机—绿色—生态三位一体生产体系”,并与政策中的农业生态转型要求相结合。
李季提出了“有机—绿色—生态三位一体生产体系”,并倡导将其与政策中的农业生态转型要求相结合。他强调通过发展有机循环产业和生态农场创新来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农业强国建设浪潮。
关键观点4: 有机肥推广面临农民接受度低、成本高等挑战。
目前有机肥推广面临一些挑战,如农民接受度低和成本高等。为了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政府需要多措并举进行推广,包括投资建设乡村级小型堆肥设施、科学引导农民使用等。
关键观点5: 仍需突破技术或制度瓶颈,如发展就地化快速处理技术、解决种养脱节和标准滞后等问题。
在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仍需突破一些技术或制度瓶颈。例如,需要发展就地化快速处理技术,解决现有堆肥技术周期长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开发低成本、易操作的智能化设备,并配套实时监测系统。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机制推动养殖与种植业衔接,解决种养脱节问题;加快制定分类标准,解决标准滞后的问题。
文章预览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其中也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转型明确了目标和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李季深耕行业30年,为破解农业废弃物处理与生态转型难题提供了关键答案。面对我国年产量40亿吨的农业废弃物缺口,李季团队研发的快速堆肥技术将处理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7天,并构建起覆盖全国500余家企业、国家级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的应用网络,推动废弃物“变废为肥”。然而,当前工业化处理能力仅覆盖1.5亿吨农业废弃物,种养脱节、标准滞后等问题仍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李季称,需借鉴欧盟分类施策、日本跨部门协同等国际经验,发展就地化智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