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开新传量化研究
专注新闻传播学领域量化研究,分享南开学生量化分析作业、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量化研究案例、会议讲座信息等,探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南开新传量化研究

研究理论介绍|感知价值理论(Perceived Value Theory,PVT)

南开新传量化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1-09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感知价值理论(Perceived Value Theory,PVT),它是用于揭示人们消费选择内在机制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由Zeithaml V A于1988年正式提出,核心思想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价值的感知是其在感知到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后的总体评价。感知价值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社交媒体等领域得到了应用。用户的媒体行为,如采纳、参与、持续使用、付费购买等,往往受到感知价值理论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感知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

感知价值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是其在感知到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后的总体评价。它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以通过提升他们对产品的感知利益,或降低感知成本来实现。

关键观点2: 感知价值理论的组成

感知价值理论的概念框架包括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感知价格、感知付出、行为意向等概念。其中,感知价值由感知利益和感知成本组成,感知利益指用户主观感知的获得价值,如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等,而感知成本则指用户主观感知的付出。

关键观点3: 感知价值理论的应用

感知价值理论在社交媒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户的采纳、参与、持续使用、付费购买等媒体行为,往往受到感知价值理论的影响。研究表明,用户的感知价值对采纳意图、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购买意向等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观点4: 研究案例:社交媒体倦怠与感知价值

一个研究案例表明,社交媒体用户因受到感知价值和倦怠的影响而离开平台。其中,认知成本对用户倦怠心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时间成本、功能价值、信息质量和社会价值。这表明除了信息量过大的原因之外,还存在“质”的原因,即感知价值的影响。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双十一”要到了,你会因为什么原因买买买?是商品较高的实用性,还是低廉的价格?是精致华丽的外表,亦或是匠心独运的设计?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衡量商品的各种性能、特点,综合选择出性价比最高,最符合自己心意的东西。信息消费环境中也是如此,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应用平台和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用户们也需要做出取舍。而今天要介绍的感知价值理论(Perceived Value Theory,PVT)便是用于揭示人们消费选择内在机制的理论框架。 PVT理论阐释 感知价值理论由Zeithaml V A于1988年正式提出[1],核心思想是,顾客对于产品或者服务价值的感知是其在感知到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后做出的总体评价,并以此作为消费的依据[2]。概念框架由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感知价格、感知付出、行为意向等概念组成(图1)。理论认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