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网信河北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为个人信息穿上防护衣

网信河北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5-05-27 16:11
    

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多个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并将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用户可通过App申领网号、网证并使用。该服务平台通过“网号+网证”机制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以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提升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的公布及实施时间。

该管理办法由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个部门联合公布,旨在规范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关键观点2: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和特点。

该平台已经上线运行,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网号、网证并使用。它采用“网号+网证”机制,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以匿名化技术保护公民身份信息数据。

关键观点3: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备受关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为个人信息提供防护,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提升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助力人们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


文章预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网信河北 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据《人民日报》5月26日报道) 从线下扫一扫付款,到线上签署电子合同,基于个人真实身份信息的认证服务为网络空间办理业务奠定信任基础,也让相关服务更便捷。然而,这种便利背后,往往隐藏着非法采集信息、信息泄露、信息滥用等风险。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号+网证”机制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以匿名化技术保护公民身份信息数据,并按照“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信息、“最小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