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公安部联合公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处理规则、应用安全规范以及监督管理职责等。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侵害个人合法权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出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关键观点2: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并严格实施保护措施。
关键观点3: 处理人脸信息的告知义务
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人脸信息前,应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告知个人相关事项,包括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保存期限等。
关键观点4: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安全规范
在相同目的或同等业务要求下,如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此外,还鼓励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等渠道进行身份验证,减少人脸信息收集。
关键观点5: 监督管理职责
个人信息处理者需要在人脸信息存储数量达到10万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网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等其他部门,共同开展相关工作,并对违法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行为进行处罚。
文章预览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 特别关注 网络名人看宿州 #皖美泗州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与人脸信息安全紧密相关,受到社会各方高度关注。为了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出台《办法》,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处理规则、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规范、监督管理职责等作出了规定。 《办法》明确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