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规定及其重要性。文章介绍了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国标的特点和变化。关键内容包括限速规定、头盔配备、安全性能提升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和重要性
中国是电动自行车大国,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电动自行车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关键观点2: 新国标关于限速的规定
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不应超过最高设计车速,且最高设计车速不应超过25 km/h。限速的目的是确保交通安全,减少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伤亡人数。
关键观点3: 头盔需随车配备
新国标增加了头盔相关规定,要求电动自行车应随车配备符合GB 811规定的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并且骑行时佩戴头盔。这是为了减少电动自行车事故中的颅脑损伤。
关键观点4: 安全性能的提升
新国标还增加了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提高了纺织品类及泡沫塑料类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限制了车辆塑料件使用比例,以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风险。
关键观点5: 不再强制要求脚踏骑行功能
新国标不再强制要求电驱动型电动自行车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这是基于近13万网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不用脚踏骑行功能的消费者占比高达79%。
文章预览
▲ 2019年3月20日,北京,在前门东侧路北口,一块写有电动自行车限速15公里/每小时的标志牌竖立在便道之上。(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 2419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许多使用中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出了现行标准的规定,主要原因是这些车辆的电动机在动力性能方面有较多的余量,给非法篡改最高车速留下了空间。 新国标也增加了头盔相关规定,要求电动自行车应随车配备1个符合GB 811规定的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并且骑行时佩戴头盔。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责任编辑| 曹海东 刷一下卡,拨一下开关,电动自行车的限速就能从规定的25公里时速,轻松调整到三四十公里时速。 事实上,“解限速”已是行业内公开秘密,许多经营电动自行车的店铺老板都会操作。目前来看,“解限速”将迎来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