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南方周末

40公里/小时:非机动车道上的“速度与激情”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9-22 19: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骑行安全的问题,包括速度限制、头盔佩戴、道路安全、骑行教育等方面。随着骑行热的兴起,非机动车管理面临多个难题,如速度控制、道路施划、被动防护等。文章呼吁加强骑行安全教育,提高骑行者的安全意识,同时政府也应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规则的制定,为骑行者创造更好的骑行环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速度限制

多地宣布严查非机动车追逐竞速,但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专家呼吁将骑行分为日常骑行和运动骑行,二者区分管理。世卫组织等机构建议,在同一区域道路上,速度应控制在30公里每小时及以下。

关键观点2: 头盔佩戴

世卫组织等呼吁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是最高效直接的被动防护措施。强制戴头盔虽可降低伤害风险,但头盔重、佩戴麻烦,还会破坏发型。因此,需要制定精确的标准来确保头盔的有效性。

关键观点3: 道路安全

城市道路中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都在一条非机动车道中行驶,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建立独立的骑行空间,提高道路安全性。此外,骑行路线选择也很重要,一些专门的骑行绿道也是很好的选择。

关键观点4: 骑行教育

骑行安全需要从儿童抓起。需要加强骑行安全教育,提高骑行者的安全意识,包括防御性骑行、观察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行动轨迹等。一些国家有针对少年儿童的骑行安全教育课程,类似于少年儿童的“骑行驾照”。

关键观点5: 其他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非机动车的管理规定和责任归属。同时,加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道路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文章预览

▲  享受风驰电掣的骑行感觉之下,骑行也有意想不到的风险。(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 532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国内仅有深圳、贵阳等少数地方规定了自行车的限速标准——时速15公里。专家呼吁,可将骑行分为以通勤为主的日常骑行和以锻炼竞技为主的运动骑行,二者区分管理。 两轮车的被动防护最高效直接的方式就是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一位北京自行车运动组织者在活动通知中写了三遍自戴头盔,但活动当天仍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佩戴,甚至有骑行者觉得头盔提供的“只算保险、不是安全”。 每当遇到有学骑车的家长,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卢福泉就会问他们是否愿意让孩子骑车上学,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否定。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没有开设自行车课程;二是糟糕的道路交通环境。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