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实验室吃东西的危险性,通过化学家H. W.因在实验室吃东西导致丧命的案例,引发对实验室安全的思考。同时,提到实验室禁止饮食的规定和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可能导致的食品污染、设备损坏以及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等。文章提醒大家注意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拒绝在实验室饮食,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化学家H. W.在实验室吃东西导致丧命
文章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述了化学家H. W.在实验室吃饭所引发的悲剧,说明在实验室吃东西是非常危险的。
关键观点2: 实验室禁止饮食的规定及其原因
大多数实验室对于饮食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禁止在涉及有毒物质的实验室中食用、饮用、嚼口香糖等。这是因为实验室中的物质可能污染食物,导致食物带有毒性,也可能影响实验室设备和样品的准确性。
关键观点3: 实验室饮食的潜在危险
除了饮食本身可能被污染外,食物的存放、食用过程中手部的接触等都可能带来潜在危险。此外,食物和饮料也可能损坏实验室设备或污染样品,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观点4: 实验室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无小事,遵守实验室规则,拒绝在实验室饮食,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文章预览
来源: 授权自募格学术,参考资料: 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微博、知乎、化学科讯等。 编辑: 学妹 因为实验需要随时盯着,你有没有过在实验室点外卖吃的情况? 美国医学科学杂志上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一名28岁化学家H. W. 在实验室吃了自己的午饭(一个汉堡)。 但却因此丧命,在实验室吃东西,真!的!很!危!险! 汉堡引发的悲剧 1948年11月25日,一名28岁化学家H. W. 使用五氯化磷,盐酸,乙酰氯和重氮甲烷做了一些合成反应。随后在12月2日,他将反应的剂量扩大了许多,重新做了一遍。 为了不离开他正在进行中的蒸馏过程,他就在实验室里把他的午饭(汉堡)吃掉了。 尽管H. W. 是在通风橱内进行的反应,但实验过程中他仍可能在不经意间吸入了实验产生的气体。 不仅如此,因为重氮甲烷良好的脂溶性,那个很油的汉堡在溶解重氮甲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