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今天看啥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西湖大学,最新成果,登上Nature头条,世界上最小的“纹身”!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5-04 07:5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Nature杂志评选出西湖大学研究成果登上头条、水熊虫纹身技术、伦敦环颈鹦鹉数量激增、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行星状星云NGC 1514影像、南极中爪鱿幼体的发现、缅甸地震的罕见震型、国际空间站拍摄到的极光旋舞、印度尼西亚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以及瑞士苏黎世IBM研究院密码学家创作的数学图像等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西湖大学研究成果入选Nature杂志四月最佳科学图片

研究成果涉及到一种名为冰刻技术的创新方法,用于在隐生水熊虫表面制作纳米级碳质结构纹身,具有超高的精度和生物相容性,可能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关键观点2: 环颈鹦鹉数量激增和分布范围扩大

可能与气候变化和冬季气候变暖有关。

关键观点3: 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罕见的行星状星云影像

星云由两颗中央恒星和环绕其周围的巨大沙漏状气体尘埃云构成,形成过程至少历时4000年。

关键观点4: 南极中爪鱿幼体的发现

该幼体仅30厘米长,未来会长至7米并呈现不透明体态。这是在自然栖息地的首次拍摄记录。

关键观点5: 罕见的超剪切型地震和美丽的极光旋舞

地震造成大量破坏和人员伤亡,而极光旋舞是太阳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发光现象。

关键观点6: 地球日的红树林保护工作和数学图像的展示

红树林的种植活动旨在保护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而数学图像展现了同源映射数学函数的美丽和复杂性。


文章预览

近日,Nature杂志评选出了 四月最佳科学图片 ,西湖大学研究成果,成功入选,登上Nature网页头条。 冰墨 。这只水熊虫展示着可能是 世界上最小的"纹身" ,在显微图像中呈现为高亮圆点。 西湖大学工学院 仇旻教授 课题组和光电研究院 赵鼎研究员 提出 冰光刻技术 , 该技术 用冰作为“ 电子光刻胶” ,首先在隐生水熊虫表面均匀沉积纳米冰膜,随后通过电子束曝光将特定区域的冰膜转化为常温稳定的碳质结构, 图案尺寸可以 小至 72 nm 。在适宜复苏条件下,带有这种“碳质纹身”的水熊虫能够成功恢复生命活动。实验表明,该碳质结构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能,可耐受拉伸、溶剂浸泡、冲洗及干燥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与传统的薄膜沉积技术相比,冰刻技术实现了原位加工,在图案精度、附着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这种方法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