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程序文件旨在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防止异物混入,确保产品质量,降低客户投诉和索赔风险。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包装储存的全过程进行异物控制管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程序的目标和适用范围
旨在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异物来源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止异物混入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适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全过程异物控制管理。
关键观点2: 职责分工
明确生产部门、质量控制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的职责,共同执行异物控制措施。
关键观点3: 异物来源分析
对异物进行分类和混入原因的分析,包括外来异物和本身异物。
关键观点4: 防止异物混入的对策
加强原料库和前处理车间杂质异物管理、强化车间安全卫生管理、提高全体员工对异物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等。
关键观点5: 具体管理措施
对各类可能产生异物的物品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如非生产性物品管理、工作人员穿戴管理、毛发控制管理等。
关键观点6: 记录与追溯
各部门应记录异物控制相关的操作和检查,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以便在发现异物问题时采取相应的召回和整改措施。
关键观点7: 培训与监督
制定异物控制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并对异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关键观点8: 程序文件的修订与更新
当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或企业情况发生重大改变时,应及时修订程序文件。
文章预览
1.目的 本程序文件旨在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异物来源的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止异物混入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降低客户投诉和索赔风险。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食品加工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包装储存的全过程异物控制管理。 3.职责分工 3.1 生产部门 负责按照本程序文件要求执行生产操作,防止异物混入产品。 对生产设备、工具和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异物风险。 3.2 质量控制部门 制定和执行异物检查计划,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异物检测。 监督生产部门执行异物控制措施,对不符合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整改效果。 3.3 采购部门 选择合格的原料和包装物料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 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卫生合格证、出厂检验合格单等。 3.4 仓储部门 对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