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黑龙江省公安厅

【警方提示】“刷脸” 虽便捷 安全莫大意!

黑龙江省公安厅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25-07-28 10:4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数据采集失范、存储传输漏洞和非法使用产业化等问题。文章还提到了相关法规、技术升级和个人防范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脸识别技术的便利性和潜在安全风险

文章指出人脸识别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存在数据采集失范、存储传输漏洞和非法使用等安全风险。

关键观点2: 数据采集失范的问题

个别应用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不法应用开发商通过“无感抓拍”采集消费者面部数据,用于精准营销甚至“大数据杀熟”。

关键观点3: 存储传输漏洞的风险

一张高清人脸照片可提取生物特征,若与身份信息关联,可能还原个人行为轨迹。犯罪团伙利用大模型生成活体视频,突破多平台人脸认证系统。

关键观点4: 非法使用产业化的问题

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人脸信息,实施“被贷款”“刷脸支付盗刷”等犯罪,人脸信息被用于洗钱、涉黑活动,个人财产与公共安全遭受双重威胁。

关键观点5: 应对措施

我国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数据安全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筑牢制度根基。同时,相关企业要行动起来,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存储人脸数据。个人也要提升安全意识,谨慎对待人脸信息的使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