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央行连续下调存贷款利率,居民贷款却持续减少、存款攀升,房地产销售低迷的现象。文章指出,持续的降息对经济的推动效果与预期有较大差距,预期货币政策趋势可能导致0利率的资产价格持续缩水。同时,警告称需警惕流动性陷阱及经济长期低迷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行降息及调整利率情况
央行连续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逆回购操作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关键观点2: 房地产市场及贷款情况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持续减少,居民新增贷款净减少规模扩大,存款则持续增加。
关键观点3: 降息对经济的推动效果
持续的降息并未如预期那样刺激经济增长,货币资源主要流向政府和国有事业单位,消费无法消化过剩供给。
关键观点4: 未来的货币政策趋势和零利率时代的影响
预测未来可能进入零利率时代,资产价格面临通缩压力,财富分配失衡加剧,需警惕流动性陷阱及经济长期低迷风险。
文章预览
内容提要: 央行连续下调存贷款利率,1年期LPR降至3%,存款利率同步走低。尽管货币政策宽松,居民贷款却持续减少、存款攀升,房地产销售低迷,显示刺激效果有限。预测零利率时代临近,资产价格或面临通缩压力,财富分配失衡加剧,需警惕流动性陷阱及经济长期低迷风险。 一、央行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0.1个百分点,1年期降至3%。 5月20日,央行如期降息。当天央行官网公布的最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5年期以上LPR从3.6%下调至3.5%,1年期LPR从3.1%下调至3%,均下调0.1个百分点。此前,LPR连续7个月维持不变,按照央行一直使用的“择机降息“的用语,应该是此前一直不是降息的好时机。5月20日,机会成熟了。 半个月前的5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此前的1.5%下调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