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云南市场监管

煮透的肉菜也会中毒?这种细菌专挑“放凉”时下手

云南市场监管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9-21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产气荚膜梭菌这一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详细阐述了其生长环境、传播方式、中毒表现及预防措施。文章指出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食物及动物肠道中,特别害怕氧气,喜欢在密封的罐头、深层的伤口或未煮透的肉里生存。这种细菌主要青睐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畜肉、鱼、禽肉类等。中毒后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痉挛性疼痛、胀气、腹泻等。预防措施包括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快速降温和剩菜彻底加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产气荚膜梭菌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食物及动物肠道中,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条件性致病菌。

关键观点2: 产气荚膜梭菌的繁殖条件。

该细菌特别害怕氧气,喜欢在密封的罐头、深层的伤口或未煮透的肉里生存,等待温度适宜时迅速繁殖。

关键观点3: 产气荚膜梭菌中毒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6小时,除老幼体弱者外,一般预后良好。A型菌引起腹部痉挛性疼痛、胀气、腹泻等症状,C型菌则可能引起剧烈腹痛、腹泻、肠黏膜出血性坏死等症状,甚至引发坏死性肠炎。

关键观点4: 预防产气荚膜梭菌的措施。

包括生熟分开保持卫生,煮熟煮透大块肉和大锅炖菜的中心部位,快速降温避免细菌繁殖,剩菜彻底加热再次食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