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PISA 2022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结果,介绍了全球范围内学生创造力的测评情况。文章详细阐述了各国及地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整体表现、群体差异、与基础素养的关系以及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校因素。文章的关键点包括: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水平、精熟度分布、群体差异、与基础素养的关系以及学校因素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球范围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水平
PISA 2022测评结果显示,OECD国家15岁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3分,新加坡排名第一,而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平均成绩低于均值。存在国家及地区间的差异。
关键观点2: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精熟度分布
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基本水平的比例较高,但高端水平的学生比例仍然较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表现相对较好。
关键观点3: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群体差异
女生表现出更强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新加坡等国家。此外,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职校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表现得更好。
关键观点4: 创造性思维与基础素养的关系
虽然创造性思维不同于阅读、数学等基础素养,但它与这些领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基础素养的培养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关键观点5: 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校因素
课堂教学策略、学校活动参与频率以及数字化赋能等因素被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文章预览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PISA 2022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结果,这是全球范围首次对学生创造力进行测量,64个国家及经济体的15岁学生参加了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测评,74个国家及经济体完成了相关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反映出各国及地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整体表现如何?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校因素有哪些?一起来看—— 一、各国及地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整体表现 PISA视域下的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人们在技术和艺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大创造力”,而是在学校学习等日常情境中,通过实践展示出的可教、可测的能力,即通常称之为“小创造力”。基于上述内涵,PISA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界定为学生有效参与创意构思的过程,分别从创造性表达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任务情境中测量学生建构创造性知识的认知技能。 (一)平均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