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小米汽车近期面临的多起争议事件。包括车主对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的质疑,以及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问题引发的公众担忧。同时,文章还涉及小米汽车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道歉和补偿措施,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公众关注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车主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的质疑。
近400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联名要求退车,声称花费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存在虚假宣传或官方表达有误。
关键观点2: 公众对小米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担忧。
近期小米汽车的风波不断,公众对小米汽车的安全、质量以及营销等问题产生质疑。尤其是关于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公众对其安全性和功能表示担忧。
关键观点3: 小米汽车的道歉和补偿措施。
针对车主的质疑和公众的担忧,小米官方公开道歉,并提出补偿方案。但对于车主来说,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仍有不少车主对小米的回应表示不满。
关键观点4: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公众关注度。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文章预览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作者:头条君 | 头条早知道(ID:zao-888888) “我们要求退车。” 5月13日,一份由近400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联名签署的退车声明冲上热搜。 原因是车主们声称花费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货不对版”,不具备宣传的“高效导流”等功能,存在虚假宣传或者官方表达有误,因此要求退车。 而这场维权风暴的导火索,则源于小米汽车引以为傲的“纽北赛道神话”。 去年10月,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以6分46秒的成绩加冕“纽北全球最速四门车”,吸引无数米粉。 但任谁也没有想到,复刻原型车同造型的挖孔前舱盖设计,花4.2万元选装的性能配件变成了一个“摆设”。 5月12日,小米SU7 Ultra车主杨雷(化名)对媒体表示,自己在订车时,额外花费4.2万元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 此前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