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基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要求,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和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建设未成年人模式的情况。该模式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三方联动,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该模式具有自动切换功能,便捷使用,并满足了未成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如使用时长管理、内容选择等。还推出了“远程守护”功能,帮助家长管理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防止过度依赖手机。最后,文章提醒家长应提升网络素养水平,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上网规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未成年人模式的启动和建设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要求,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和网站平台率先探索建设未成年人模式,实现三方联动,统一管控入口,正式启动多应用联动。
关键观点2: 未成年人模式的自动切换功能和便捷性
未成年人模式具备自动切换功能,体现便捷使用原则。《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多数家长知道“青少年模式”,但也有家长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观点3: 未成年人模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未成年人模式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使用时长管理和内容选择。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如设置每日使用时长、节假日使用限制等。
关键观点4: 未成年人模式的“远程守护”功能
部分终端推出“远程守护”功能,家长可以选择设置孩子可以使用的应用及使用时长,既满足孩子需求,又防止过度依赖手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关键观点5: 家长的责任和榜样作用
家长在管理孩子使用手机时应当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水平,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上网规则,建立开放、平等的家庭沟通机制,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文章预览
基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要求,多家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和网站平台,率先探索建设未成年人模式,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三方联动形式,移动智能终端成为未成年人模式的统一管控入口,这标志着多应用联动正式启动,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未成年人模式具备自动切换功能,体现便捷使用原则。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有91.6%的家长知道各种应用程序的“青少年模式”,但也有家长提出设置程序繁杂等改进意见。未成年人模式实现关口前移,家长可以通过终端一键启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自动切换;在移动智能终端退出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自动切换到普通模式界面。同时,未成年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