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民日报

“3轮面试都过了,最后卡在了性格测试”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6-21 18:3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招聘中性格测试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引入性格测试作为筛选求职者的手段,引发了求职者和专业人士的讨论和争议。性格测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成为关注焦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性格测试在招聘中的普及

随着校园招聘的火热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中引入性格测试,成为筛选求职者的手段。

关键观点2: 性格测试的种类和用途

如MBTI、卡特尔16PF等性格测试在职场招聘中频繁出现,用于判断求职者的心理素质和岗位匹配度。

关键观点3: 性格测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求职者质疑性格测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企业则认为其能帮助了解求职者的心理素质和提升招聘效率。专家提醒,测试的专业程度决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观点4: 性格测试的争议和注意事项

性格测试涉及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需合法、公正、透明。同时应注意保护求职者个人隐私,不宜将性格测试作为招聘决定性因素。


文章预览

   “3轮面试都过了,最后卡在了性格测试”“刚做完测试,被通知与意向岗位要求不符,可这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公司”“测试结果显示我缺乏进取心和抗压能力,我觉得不准”……   当前,各地校园招聘火热进行,很多企业在招聘中除设置笔试、面试外,还要求求职者做性格测试,不少人因测试结果不合格错失心仪岗位。   没有标准答案的性格测试成了用人单位招聘的“硬杠杠”?有求职者质疑其不科学、不公平,但企业认为,性格测试能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应聘者的心理素质,提升招聘效率。那么,将性格测试当作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靠谱吗? 校园双选会(资料图) 性格测试在招聘中越来越常见   “今年春招,我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大型招聘会,发现一些挺吸引年轻人的大企业要求做相关的抗压测试、性格测试。”求职者李雪告诉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