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莉尚礼仪

消灭拖延症,真的可以少加班

莉尚礼仪  · 简书  ·  · 2020-10-16 21:22

如果你在网上发帖提问:职场上你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肯定会有很多人说,最讨厌的同事就是那种经常深夜发朋友圈写道:“加班到这个点,公司就剩我一个人。”然后配张吃泡面的照片,还要定位“xx大厦”。

大家心知肚明,这样的朋友圈,不就是发给领导看的吗?

但同事们大概率会对着手机翻白眼:“上班时间摸没摸鱼谁自己心里没点数?”

更何况,在“996”“007”饱受诟病的今天,还去凹工作狂人设,不仅过时,还显得不大聪明。

因为,习惯加班,不是你的问题,就是公司的问题。

但你的老板不会承认公司制度有问题。

前几天听到一个段子,说一姑娘总是在工作时间蹲厕所,一边蹲一边开开心心网上冲浪。

有一回她刚从厕所出来,眼睛还盯着手机屏幕,老板看到她随口问了一句:“你干啥去了?”

她脱口而出:“带薪拉屎去了!”一抬头看到是老板,尴尬得要用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

根据《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中间收入群体(月入2000-5000元)工作时间最长,平均每天工作将近8小时。

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典型代表,我其实很矛盾,因为我待在公司的时间远不止8小时。

但扪心自问,其实我带薪摸鱼的时间也不少。

我有严重的拖延症,很多事情不拖到“死线”前,我动都不动。

还记得《请回答1988》里,高三学生德善去读书室自习的情景吗?

到了座位前,第一步:坐下;

第二步:用纸巾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摆上书本、笔、各种学习用品;

第三步:趴下去睡觉。

简直就是工作中的我本人。

最近看到一本书,叫做《高效利用工作日》,简直就是我这样拖延症加懒癌星人的福音。

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使很少有人能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但不要轻易否认自己的工作,更不要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个工作日,因为它仍然充满着机遇。

在这本书里,作者将我们面临的问题分为三类:直接控制的问题、间接控制的问题、无法控制的问题。

而像我这样的拖延症,完全是自己能够控制的问题,书中列出了几个方向去提高自我驱动力,我觉得受益匪浅。

比如,可以尝试自我对话:我在工作中的个人目标是什么?现阶段的家庭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想拿下空缺的项目小组长一职,现在就行动起来,精心写一个出彩的策划案,而不是应付任务;

如果你的家庭目标是今年换一辆车,钱从哪里来?是不是你当上小组长之后项目奖金、季度奖金能够水涨船高?

多想一步,这不,工作动力就有了,效率一提高,加班都变少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