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当前美国经济放缓背景下美元指数的走势。文章指出,美国经济放缓,导致美元升值趋势将发生变化,但不意味着美元会大幅贬值。文章从美国经济数据、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和货币政策相对变化以及美国大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关于新型实体企业、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经济、消费、政策等方面的观点和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国经济放缓导致美元指数面临拐点。
文章指出美国经济放缓,导致美元升值趋势将发生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元会大幅贬值。
关键观点2: 美国经济数据反映多方面放缓。
包括新增就业放缓、消费持续走弱、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制造业活动萎缩等。
关键观点3: 通胀进一步降温,美联储可能降息。
在一系列经济指标放缓的背景下,美国通胀也出现进一步降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会议上肯定了通胀回落的进展,并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会议上宣布降息。
关键观点4: 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相对低迷。
欧元区、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增长相对低迷,对美元指数走势产生影响。
关键观点5: 美国大选不确定性增加,加剧美元波动。
美国大选前景难料,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影响美元指数走势。
文章预览
作者 | 沈建光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16期 要点 美国经济放缓之下美元指数的强势周期将迎来拐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元指数一定会大幅贬值,需要关注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和货币政策的相对变化,以及美国大选等因素的影响。 2024年7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迅速走弱,特别是在8月上旬一度在一周时间内从105快速下跌至102。 这背后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放缓,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升温。 首先,美国新增就业大幅放缓,失业率上升。7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1.4万,低于6月下修后的17.9万。工资也大幅放缓,平均时薪较上年同期增长3.6%,低于6月的3.9%。7月失业率升至4.3%,高于预期的4.1%。当前美国失业率从2024年以来的低点上涨了0.6%,触发了基于失业率预测衰退的“萨姆规则”,激起了人们对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