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真话实说
总是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慢慢积攒特长吧
今天看啥  ›  专栏  ›  真话实说

2019-05-27

真话实说  · 简书  ·  · 2019-05-27 19:58

昨天下午听完胡总讲《如何以客户为中心》,接下来是每周一次的英语培训,感觉很好。

胡总的课分享了他近期的学习与思考,大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他对华为一直很推崇,提到李总工说“华为即使失败了,也是英雄。中兴还是殖民地”的言论,让我很感慨:老人家看事还是那么犀利!

华为“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同庆”,不让一个人丢下。大地震时,华为要求员工冲上去,面对员工的疑问,任正非的回答是:华为是做通讯的,地震的时候如果通讯畅通,将会给救灾带来无可估量的作用!这就是大格局所在!

在课上,胡总提到中国造航母的意义,战争的打法,对我是一种冲击。我对国事不甚关注,也看不懂,但在慢慢学习人性。任正非对人性的把握很准:人都是自私,奋斗的目的是让自己和家人过的更体面。为了这个目的,人会付出努力。

英语培训课上,我的演讲获得了一个很好的评价“What a good speech!”这对我来讲很受用。虽然学习英语暂时不知道会有什么作用,从增强自信心上、增加成功日记内容上来讲,对我还是有意义的。

回家的路上,我听了樊登读书,李中莹老师的新书《心智力》,讲到一个人不敢比自己的父母过更好的生活,受这个内心信念的影响,很多人无法创业成功,即使成功了也还会通过各种形式走向失败。我没有创业,但我也有不愿意比父母过更好生活的内心阴影。以前有了好东西就想给他们,但他们似乎不知道我在这么走,提到村里一个人说他儿子把好吃的带给父母的事,说父母还没吃过呢,我怎么敢吃?也许给我讲这个没什么含义,也许是在说他们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但我当时真的是这么做的,有些没被理解的伤心。后来看到给他们带回去的好酒,父亲感觉自己不配喝这么好的酒,送给大叔了,我很伤心,从那以后再给他带太好的酒,普通的就行。他的不配得感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的不配得感过于深重。

做的很辛苦,说明方法不对,只要方法得当,不会过于辛苦。这句话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甚至带孩子,在不同的人口中提到过。乐在其中不觉苦。

早上看一篇文章: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会用力过猛。文章以《我的前半生》里唐晶为例,说贺涵不管怎么对她,她都是若即若离,认为自己不配,必须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自认为与之更匹配,自己裁能够更配得到他的爱。可怜的孩子!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对二哥买个冰糕感觉异样,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家这么穷,你怎么还去买冰糕吃呢?我们穷,不配吃冰糕这么奢侈的东西,吃的话会有罪恶感。——不知道是这个原因,我的肠胃一直很不好,吃点凉的东西就拉肚子,所以我一直不吃雪糕,吃的情况极少极少,这是自我保护还是自我暗示所致呢?表哥曾说我小时候没吃过肉,所以没吃习惯肉,现在也很少吃肉。——也许吧,吃肉是奢侈的。二哥的同学有次来家里,爸爸买了包火腿肠,切好给我一片,那是我第一次吃火腿肠,但感觉很难吃,现在也不怎么喜欢吃。

不配得感在我谈恋爱找对象上也影响深重。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我一直萎缩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认为自己背负家庭经济条件差,不配谈恋爱,把自己的负担带给对方,对不起人家。所以直到我还清了贷款和家里的借款,才敢提找对象的事。

这个情况影响我至今,无意识中就这样坚持。赵工曾经说我:凡是自己可以做了的事才接受,自己觉的做不了就不接受。——确实是这样,我认为自己可以做的了,接受了任务安排下去,即使下属不会的时候,我可以给予指导,假如我自己不会,安排他们做的时候,我心虚。

准备不充分就不开始,害怕失败。但又有什么事可以完全准备好呢?等所谓的准备好了,其实时机早就过去了。

我认识到自己的这些局限,一遍遍地剖析自己,我需要建立自信,需要敞开心扉,需要放开自己,需要认可自己,自己值得、配得做好的一切。

非暴力沟通的应用

集团组织培训,除了两名正式参训人员,领导安排我们三个人去旁听。我给老公说的时候,他问了一句:为什么让你去啊?这句话让一下子激起我的反感,语气很不好:我怎么知道,领导安排的,就那就去呗。老公看出来我有情绪,稍微停了下才说:我问这句话,就生气了?我没好气地回复:你问的莫名其妙!然后双方没再继续下去。

其实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了,然后一直在反省:为什么会起情绪?老公的这句话,在我理解的是:你不应该去,你不配去,你不值得去。他肯定是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但去培训本来就是安排人去,至于安排谁去,那是领导的意思,而且我本身就是去旁听的,即使跟我的本职工作连续不是很密切,听听也不错,怎么着也是集团请的高级专家(省协会的日本专家)。他这么问,也是最近有几次都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的积累,比如儿子发烧的时候,让我解释为什么会发烧,为什么会拉肚子,为什么要吃这个药。我自学的半吊子中医,连中医大门都没摸到,都是自己随便看书,让我解释的话,真解释不了,他可能有戏谑的成分,但在我看来,有种讽刺的意味,毕竟我确实买了很多中医方面的书。

我也一直想找机会跟他沟通下这个事。机会在周日早上,儿子没醒呢,我凑过去跟他说,有几个事需要沟通下,然后说了这几件事。他说自己没想那么多,只是随口问下,而且根本没i意识到自己让我 解释下的话。但我表明了自己不喜欢被这么反问。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