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联想在上海举办创新科技大会,发布超级智能体,包括AI手机、PC和平板等。尽管发布了新的智能产品,但联想在AI领域的表现一直受到质疑,被指依赖第三方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联想CEO杨元庆的高年薪也引发争议,质疑其收入与贡献不成正比。本文探讨了联想在AI领域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杨元庆的答卷是否合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联想推出超级智能体,包括AI手机、PC和平板等
联想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创新科技大会,正式推出超级智能体矩阵,包括个人、企业和城市智能体。但新产品被质疑缺乏核心技术,依赖第三方技术。
关键观点2: 联想在AI领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尽管联想多年来在AI领域投入巨大,但发布的产品被指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算法和训练框架均来自外部。这引发外界对联想AI产品的质疑。
关键观点3: 联想CEO杨元庆的高年薪引发争议
杨元庆作为联想集团的CEO兼董事长,其年薪从1亿增至1.7亿元。然而,同期联想市值下滑,业务萎缩,引发质疑。有人认为杨元庆的薪酬与业绩脱钩,其主导的AI战略未能显著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或技术壁垒。
关键观点4: 联想面临业务萎缩和口碑下滑的挑战
近年来,联想面临业务数据萎靡和口碑逐渐下滑的问题。原本作为国民品牌形象的“民族之光”,现在良好形象已经土崩瓦解。
文章预览
1.7亿年薪买不到核心技术突破,更买不回流逝的转型机遇。 作者|小 舒 编辑|刘珊珊 5月7日,联想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2025创新科技大会,正式推出超级智能体( AI Super Agent )。联想发布了覆盖全场景的智能体矩阵,包括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以及城市超级智能体。 大会现场,乐享企业终端代表——乐享壹号人形机器人登场,并戴上联想工牌,成为联想的首位“硅基员工”。 多年来,联想一直是PC业务老大哥,但最近几年PC市场遇冷,联想主业也被华为PC超过,被迫寻找“第二曲线”。 面对AI这个风口,早在2017年联想就宣布全面进军AI领域,至今已经8年,但联想似乎并没有拿得出手的AI产品。现在发布的三大“超级智能体”也被指依赖DeepSeek这类第三方技术,绕开了核心科技,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联想集团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