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李炫华教授课题组Angew:优化埋底界面接触和抑制界面复合实现25.87%高效率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9-01 08:5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通过引入p-XPA界面层解决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 x 空穴传输层与钙钛矿界面接触不佳的问题。通过优化空穴传输层表面平整度、改善界面接触和钝化钙钛矿薄膜底部缺陷,最终实现了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5.87%(认证效率为25.45%),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

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优点和挑战,以及氧化镍(NiO x )在反式PSCs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观点2: 文章亮点介绍

通过引入p-XPA界面层,促进了SAMs均匀化,优化了界面接触和能级排列,降低了载流子转移势垒;p-XPA分子带有的两个磷酸基不仅可以与Pb 2+ 结合,还与FA + 形成氢键,钝化了钙钛矿薄膜底表面缺陷。

关键观点3: p-XPA对空穴传输层的影响

通过动态旋涂的方法引入p-XPA界面层,优化了空穴传输层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提高了空穴传输层的电导率和空穴迁移率。

关键观点4: p-XPA对钙钛矿薄膜的影响

p-XPA界面层的引入显著提升了钙钛矿薄膜的质量,增加了晶粒尺寸,降低了表面粗糙度,有效钝化了薄膜缺陷。

关键观点5: 器件性能与稳定性

经过p-XPA修饰后,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25.87%(认证效率为25.45%),同时器件的操作和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