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长江证券编制的指数进行讨论,分析了不同指数的表现及背后的投资者群体。文章指出外资定价能力最强,散户定价能力最差,并分析了A股生态的变化以及量化基金和主动基金的表现。文章还探讨了量化基金相对于主观选股的强弱,以及在不同周期下的表现差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提及的三个主要指数及其代表的投资者群体。
北向重仓股指数代表外资,表现最好;基金重仓(除量化指数)代表主动基金,和量化基金指数表现相近;非基金重仓股指数代表散户,表现最差。
关键观点2: A股生态的变化和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增强。
文章指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基金重仓股指数(散户)表现最好,但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关键观点3: 量化基金与主动基金的表现对比。
长期来看,量化基金表现优于主动基金,但阶段性地,量化策略也可能跑输主观选股。文章询问了读者对于量化基金和主观选股的看法,并探讨了何种情况下量化基金可能容易跑输主观策略。
关键观点4: 对于观察量化基金的讨论。
作者提出了是否有更合适的指数来观察量化基金的整体表现,表达了对于量化基金的重视,认为这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新势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