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于消费市场商家利用文字游戏式商标误导消费者的现象进行了探讨。这些商标常常夸大其真实意义,从而误导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涛指出这类商标的典型特征以及商标注册的相关法规。同时,监管部门正在多方发力整治此类现象。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企业需自律,共同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商家玩文字游戏式商标误导消费者
一些商家利用特定词语作为商标,这些词语描述商品的品质或原料等,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真实情况。此类商标易使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产生误解。
关键观点2: 商标注册法规的限制
根据《商标法》,直接表示商品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等特点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但一些企业通过曲线注册手段规避法规限制。
关键观点3: 监管部门对这类商标的整治措施
监管部门正致力于打击这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多方发力进行整治,以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关键观点4: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被这类商标误导。如果消费者因被误导做出交易行为并受到损失,有权要求商家进行惩罚性赔偿。
文章预览
在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 一些商家为了吸引眼球 获取竞争优势 在商标上玩起了 “文字游戏” “山里来的土” 鸡蛋 “只有水盐和面粉,其他没了” 的调味品 “零蔗糖” 冰激凌 “120W ” 充电器…… 这些看似描述商品特质的语句 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商标 背后隐藏着诱导消费者的 “心机” ...... 在某电商平台,一款名为“120W”的充电器月销过万,商品页面用加粗字体宣称“疾速快充”,但消费者实测发现其实际功率仅12W。面对消费者投诉,商家理直气壮地称:“ ‘120W’是我们的注册商标,不代表产品功率。 ” 记者发现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 👉 “山里来的土”鸡蛋 ,其实 “山里来的土”只是商标 。当消费者看到商标中的“土”字时并不知道那只是商标,而会联想到土鸡蛋,但实际上这些鸡蛋来自工业化养殖。 网民视频截图 👉 还有一款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