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德廉美

24岁仍在校园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德廉美  · 简书  ·  · 2017-12-07 08:50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结婚的朋友特别多,我才发现原来秀恩爱最高级的方式就是在朋友圈秀出红色结婚证的照片,仿佛对全世界宣誓,拿了本,盖了章,这个人从此一辈子便就是我的了。

猝不及防,又吃了一大把狗粮,以至于我怀疑他们是不是都是联合串通好故意来刺激我们这些大龄单身男女青年,说好的世界和平呢?

所以一晃之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正工作正结婚生子的年纪,已经不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年少自己。

连97年的都被说成是老女人,而这时,朋友又敲碎了我的90梦,郑重其事的告诉我“现在早已经是00后的天下。” 听到这话我立刻有一种马上要吐血身亡的感觉。

说实话,蛮恨的,也蛮羡慕的。

羡慕稚气未脱的他们,羡慕他们还不用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也羡慕他们有大把的青春能挥霍。

而我,早已经没有了那份天真与稚气,没有更多的青春可大肆挥霍。

同龄的人在拼了命地工作,在恋爱结婚组建家庭,有的人早已做了辣妈奶爸,而我却仍在校园里读书,一个活脱脱的三无人员—无收入,无存款,无配偶。

身边的朋友大多数已经工作挣钱,我们却还向父母要着每个月给的生活费。

他们每天在职场上摸爬滚打,每天担心下一个策划怎么写,而我们在生活在校园的温室里,担心明天的课老师会不会点名。

有时候,在我的学校里,我真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学校里大部分都是本科生,95后,看他们军训,参加社团活动,各种无忧无虑。而读研的我们早已没有那些精力,而是每天一边愁论文愁工作,一边感叹年轻真好。

更可怕的是,一大波催恋爱催婚队伍已经来袭。

父母亲戚每次回家都凑上来问你“到底谈没谈恋爱啊?”,“得先占一个,岁数大了可不好找!”不是我吹牛,现在我都能模仿出各个亲戚轮番询问我的口吻。

除了这些暴击也就罢了,现在连各种段子,文章都在说“脱单不如脱贫”,像我们这种大龄单身学生狗早就应该被拉出去斩了无数回,说不痛是假的,我们全靠毅力在死撑。

最戳痛的还有当朋友们晒出用自己的工资给父母买的各种礼物时,我却只能左思右想,颤颤巍巍的跟父母开口说,“老爸,赏点钱吧,要没钱吃饭了。”

当我们本应该自食其力去工作,孝敬父母的年纪,望着老爸老妈逐渐老去,我却还在向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伸手要钱。

而每一次要钱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那份羞愧与自责涌上心头,那种滋味真的一言难尽,恨不得找个地洞立马钻进去。

此外,读研后课程甚至比本科的时候还要多,导师相关的课题,各种上课准备的PPT和论文,忙得不可开交。

而我的一些理科生朋友,更是终日泡在实验室里,领着微薄的补贴为他们的“老板”卖命。

他们经常为了一组数据就要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朋友常跟我开玩笑说,做实验做的都快秃顶了。

除此,面临最大压力便是就业压力了。虽说是学历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形势依然是很严峻,找工作同样很难!

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在读研期间必须要更加努力,充满紧迫感,去多学点东西,因为我们在用我们本应该工作的三年去选择留在学校,说真的,不敢去虚度。

很多人认为我们是无无忧无虑,可那不过是表面风光,可读研的我们同样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只能是在我亲历读研后才能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

这就是一个24岁仍在读书的我赤裸裸的现状。

*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我,“说了这么多,你难道后悔来读书了吗?”

而这也正是我想要回答的问题,即便饱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我从未后悔过,因为欲带皇冠,就必承其重。

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要比别人加倍的付出,承受更多

电影里《摔跤吧,爸爸》有一段,两个女儿去参加朋友的婚礼,那是一个14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表示很羡慕她,因为自己每天受训练太辛苦了。

而那个女孩却告诉她们,她非常羡慕能有这样的父亲,自己却只能屈服于悲哀的宿命,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听到这里,两个女孩渐渐明白了爸爸的心意,明白了她们有着摔跤的天赋,也感谢父亲为不顾所有人质疑的目光耐心培养她们。于是她们更加努力,每天五点起床锻炼,连在课堂上也不忘抓着握力器锻炼手握力量。

后来她们终于一步步走到了国际比赛,拿到了奖牌,为印度争光。

我想说,读书并不是唯一选择。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有其他的路可走,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并为之努力。

我继续选择读研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因为在国内很多工作机会是有学历要求的,本科出身不够优秀的我面对更优越的工作机会,我只能去不断提升自己。

二是我还想自己能够有多两年的时间沉淀自己,多再学点知识,而如今看来,这也是我做过非常正确又明智的的一个决定。

即便承担着种种压力,我将最美好的青春投资给了自己,我相信,所有的努力和付出终将会有回报终会开花,结果。

*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曾说,读书可以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

读研阶段,我碰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很多都是留学归来,我的导师是个风趣可爱的小老头,他说他当年在乡下放羊,一边劳动一边背日文版的《毛泽东语录》……到现在仍然在一心一意的搞学术,他专注治学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

我突然想起了很多片段……

我们一群学生在课上学习女性主义,讨论女性主义,大家站起来纷纷发言,课堂上舞动的思想相互碰撞。

我想起日语课,我们这些从零而学的日语的人吃力的读着日语,课堂上声音依旧响亮。

我想起前不久老师布置了让我们读《顾准文集》,读《书斋里的革命》,他说,你们应该为能读这些书而幸福,珍惜读书的机会。

是的,在学校读书,仍是一件让我乐此不疲的事情。

流连于这之中,我越发越理解和体会到林语堂先生之言,在读书中去体会到知识的魅力与风味,去体会千百种人生,这是多么美好美妙的一件事。

此外,我也尝试了很多新鲜的事,第一次学插花,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攀岩,第一次跑马拉松。

就在前不久,我报了钢琴班,准备零基础学钢琴,24岁了才学钢琴,听起来好像很不可思议,可是我还很年轻不是吗,为什么我要害怕自己不可以呢?

千万不要拿老了当懒惰和不敢尝试的借口,只要想去做,就要付出行动,坚持去做,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实现的。

18岁的高斯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22岁的牛顿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24岁的歌德就已经写出了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蜚声德国文坛。

我懊悔的是我24岁可能还仍在碌碌无为,并没有多大成就,而不是懊悔我还不如00后谈的恋爱多,游戏不如小学生打得好,到了平均年龄我还没有结婚,不是吗?

而这一次,我可以很勇敢对每一个人说,你好,我就是那个24岁还在读书的女同学。

我虽然很普通,但我有自己小理想并为之努力,我不脆弱,不孤独,也并不需要谁来特意关照,我因为能够有读书的机会,感到知足,快乐。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珍惜校园生活,珍惜读书时光,不负韶华,不负初衷。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