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中小学生常用的体育用品,如球拍、跳绳和球类等,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限值200倍以上。检测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品增塑剂含量超标。长期接触增塑剂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青少年生殖健康和生长发育。目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采取行动并要求企业整改。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正规品牌,注意检查产品标志,使用后要清洗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部分体育用品增塑剂含量超标
中小学生常用的体育用品如球拍、跳绳和球类等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限值200倍以上,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品增塑剂含量超标。
关键观点2: 增塑剂对健康的影响
长期接触增塑剂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青少年生殖健康和生长发育。专家指出,增塑剂可能导致儿童发育异常,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关键观点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采取行动
针对学生体育用品发现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向相关企业发放风险告知书,要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适时组织开展跟踪监测。
关键观点4: 消费者应注意购买和使用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体育用品时要选择正规销售渠道和正规品牌,注意检查产品的标志标识。使用完体育用品后要清洗手。对于过于鲜艳和图案丰富的产品,可能含有超范围和超量的有害化学物质,要谨慎购买。
文章预览
12月1日 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 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被央视新闻 《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 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 超过参考标准限值200倍以上 ↓↓↓ 检测样品中超四分之一 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 在福建省质检院和宁波市质检院,两地的专家正在对三类产品首次共同进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这三类产品分别是 球类、球拍和跳绳, 目前中小学生使用的频率非常高。 检测人员想了解的是,当学生们在拿着球拍打球、握着绳柄跳绳的时候,皮肤和体育用品的长时间接触,会不会产生健康风险?为了数据尽可能全面客观,此次风险监测共采样112批次样品,覆盖高、中、低三档价位,采样渠道涉及线下的大型商超、批发市场、运动用品店和零售店,以及线上主要的电商平台。 与此同时,记者也对学生体育用品的消费使用状况作了进一步调查。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