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Monica发布的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展开,介绍了其特点、性能以及遭遇的质疑和纷争。文章还介绍了Manus与DeepSeek系列产品的对比,以及智能体的概念和特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Manus产品的发布与反响
文章中提到了Manus产品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随后出现了质疑和反转,评价逐渐变得客观。
关键观点2: Manus与DeepSeek系列产品的对比
文章将Manus与DeepSeek系列产品进行了对比,指出其性能与DeepSeekV2相当,但尚未达到DeepSeekV3的水平。
关键观点3: 智能体的概念与特点
文章对智能体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其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在多个场景中有应用价值。
关键观点4: Manus产品的技术突破与问题
文章提到了Manus的技术突破,但作者对其模式持保留意见,认为AI基础大模型的聪明程度决定了智能体的表现。
关键观点5: Manus产品遭遇的争议与澄清
文章介绍了Manus在X平台官方账号被冻结的情况,以及创始人的声明和可能的原因。
文章预览
DeepSeek之后,又一个中国A产品一夜封神了。不过,后续剧情却反转反转又反转。 昨天,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Monica正式对外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一大早,朋友圈都是又一国产AI颠覆世界,中午的时候一堆质疑的声音就出来了,有的说是套壳产品,没有技术实力,有的说外网都没有讨论,全是国内自媒体在营销。 到了晚上的时候又有人反对质疑,评价逐渐变得客观——虽然比不过DeepSeekV3,但差不多是DeepSeekV2的级别。DeepSeekV3就是R1的前身,也就是过年期间爆火的那个产品,而DeepSeekV2是去年5月发布的产品。 其实DeepSeekV2当时在AI圈子里也很火。因为它提供了业内史无前例的性价比,推理成本被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元钱,约等于GPT-4 Turbo的七十分之一。所以也被业界冠以“AI界的拼多多”的称号。 只不过,V2只是成本低,但是性能并没有多么惊艳,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