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昆明发布

养鸡场“爆改”的文创园,长啥样?

昆明发布  · 公众号  · 云南  · 2024-12-27 08:5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一个由废弃养鸡场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区——大团结文化创意园。园区保留了原来的红砖青瓦和绿树红花,同时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包括掐丝珐琅、服装设计师、滇剧表演、雕塑和泥塑等工作室,以及各种非遗技艺。负责人介绍了园区的目的和氛围,为艺术和文化而生,让居民守艺、更守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团结文化创意园的背景和现状

园区是由一个废弃的养鸡场改造而成,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如红砖青瓦和绿树红花。园区内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观点2: 园区内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展示

园区内有掐丝珐琅、服装设计师、滇剧表演、雕塑和泥塑等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展示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关键观点3: 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园区内涉及多种非遗技艺,如蜡染、古琴、点翠等。这些非遗技艺在园区内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关键观点4: 园区的氛围和目的

大团结文化创意园为艺术和文化而生,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创作和展示的平台,也让进驻这里的居民守艺、更守心。园区的氛围简单且纯粹,为人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的盛宴。


文章预览

一个由废弃养鸡场“孵化”成的文创园区是什么样?想知道,就去西山区团结街道大团结文化创意园。 红砖青瓦、绿树红花、动物雕塑、精致造景,这是文创园现在的样子。但从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上残留的“蛋鸡五舍”几个字,又能看到它的过去。 大团结文化创意园十几年前曾是一个养鸡场,后来荒废了。在西山区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进驻这里,共同打造出一个文创园。 踏入这个文创园,推开每一扇门,都会听到“哇”的惊叹声。 执丝为笔,以釉为彩。在掐丝珐琅非遗传承人杨继萍工作室里,陈列着一幅幅精美的掐丝珐琅作品,特别是两幅以西山龙门和金马碧鸡坊为题材的作品十分吸睛。“与其说这里是间工作室,不如说是我们的家。在这里专心搞创作,传承技艺,是我们的初心。”杨继萍说。 精美的服饰融入特色民族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