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聚焦民生关切和产业发展需求。新标准包括食品标签、特殊膳食食品、食品产品、生产经营规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方面的标准,标准之间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新标准还扩大了检测范围,优化了检测步骤,增加了检测手段,提高了适用性和操作性,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同时,针对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的新标准也发布了,包括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使用期限、营养信息等,以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数量
中国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涵盖各类食品标准和生产经营过程规范。
关键观点2: 新标准的特点
新标准包括食品标签、特殊膳食食品、食品产品、生产经营规范等方面的标准,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观点3: 食品标签新标准的内容
食品标签新标准包括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使用期限、数字标签的应用等,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
关键观点4: 营养标签的变化
营养标签新标准扩大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增加了对饱和脂肪(酸)和糖的要求,以引导消费者关注膳食中营养素的摄入。
关键观点5: 新标准的科学支撑
新标准通过扩大检测范围,优化检测步骤,增加检测手段,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文章预览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27日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这些标准主要聚焦民生关切和产业发展需求,标准之间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新发布标准包括:食品标签标准2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3项、食品产品标准4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3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8项、检验方法标准29项,以及《生乳》《灭菌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9项标准修改单。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标准体系中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过程规范、检验方法四大类标准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规范从过程到产品各环节,保护从一般到特殊全人群。 其中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