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通往大脑量子计算:大脑中量子纠缠的来源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4-09-22 13: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系统的高耗能与人脑的节能特性,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发展与量子纠缠在理解大脑超低能耗中的潜在作用。文章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讨论了量子生物学、量子纠缠和量子认知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脑神经元的量子纠缠可能是一个关键机制。科学家发现纠缠光子可以通过神经髓鞘形成的圆柱形腔中的级联辐射产生,这为中枢神经系统中量子纠缠的持续产生提供了潜在来源。展望未来,量子纠缠的非局部效应可能实现神经同步,为大脑量子计算的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工智能系统的高耗能与人脑的节能特性对比。

人脑包含数千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以复杂网络的形式存在,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系统的耗能巨大。人脑非常节能,平均仅消耗20瓦。

关键观点2: 量子计算的发展与量子纠缠在理解大脑超低能耗中的潜在作用。

基于量子纠缠特性的量子计算的发展启发我们理解人脑超低能耗的机理。科学家探索了神经元中的量子纠缠现象,发现纠缠光子可以通过神经髓鞘形成的圆柱形腔中的级联辐射产生。

关键观点3: 大脑中量子纠缠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科学家发现神经髓鞘在脑内可能发挥关键作用,量子纠缠的非局部效应可能实现神经同步。此外,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与神经同步和髓鞘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