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出台的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重点规制不诚信行为,包括解决消费者面临的追责主体认定难、退卡难、转卡难、举证难等问题。解释明确了常见预付式消费交易模式下的责任主体,对商家跑路等不诚信行为作出规定,并强调了消费者的注意义务和保留证据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司法解释重点规制预付式消费中的不诚信行为。
解释明确了对经营者欺诈消费者和消费者滥用权利的行为的约束,并强调了对责任主体的认定。
关键观点2: 司法解释解决消费者追责难的问题。
司法解释明确了常见预付式消费交易模式下的责任主体,并规定了消费者有权向不当经营者追责。
关键观点3: 商场作为场地出租者有审核租户资质的义务。
如果商场未能尽到审核义务,导致商家跑路,消费者可向商场追责。
关键观点4: 商家'卷款跑路'将面临严厉法律打击。
司法解释明确了经营者'卷款跑路'的惩罚措施,包括惩罚性赔偿和刑事责任。
关键观点5: 消费者需了解商家经营状况并保留证据。
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时应了解商家情况并保存合同收据等记录,以便维权。
文章预览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闹心事: 在理发店、健身房等 办了卡、充了会员 却发现“办卡后商家跑路” “充值容易退钱难” “合同里藏霸王条款” 近日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出台 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 此次司法解释重点规制不诚信行为 无论是经营者欺诈消费者 还是个别消费者滥用权利向经营者“薅羊毛” 都将受到法律约束 明确常见预付式消费交易模式下的责任主体, 明确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明确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 ……司法解释作出一系列规定,破解消费者面临的追责主体认定难、退卡难、转卡难、举证难等问题。 同时,司法解释明确防范滥用权利的不诚信行为,引导当事人遵守合同,注意避免不当加重经营主体责任等,维护诚实守信、加强经营者权益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