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分析了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特别是净利差背后的原因。文章选取7家样本银行进行分析,涉及负债结构、存款客户结构、资产结构以及投资资产收益率等方面。文章指出,银行负债结构不同导致付息负债成本率存在差异,存款客户结构和贷款客户结构对银行收益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特点
文章通过对7家样本银行的净利差、负债结构、存款客户结构、资产结构以及投资资产收益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特点。
关键观点2: 负债结构的差异导致付息负债成本率的不同
文章指出,市场化融资占比高的银行面临更高的付息成本,样本银行被动负债成本下降,但主动负债成本因市场流动性紧张而上升。银行付息负债主要由同业与债券融资等主动负债和存款等被动负债构成。
关键观点3: 存款客户结构和贷款客户结构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文章强调,存款客户中核心客户的议价能力相对强,个人存款成本控制更多体现在品牌效应和网络优势。贷款客户结构中,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通常高于对公贷款,零售业务突出的银行展现出较高的生息资产收益率。
关键观点4: 投资资产收益率相近但受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影响
样本银行具有稳健的投资风格、审慎的风控体系和较为专业化的投资能力,因此投资资产收益率表现相近。但具体收益仍受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等因素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