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听闻瞬间

我们终将在自我治愈 读「当尼采哭泣」

听闻瞬间  · 简书  ·  · 2020-04-06 23:23

01

无意中,在网上浏览到关于《当尼采哭泣》的话题,很多人发表看法说谈话治疗是自我治愈的终极大法。

他们对其他话题也都有不同的感悟,看着这些熟悉的话题,让我不禁想起两年前,我也曾读过这本类似心理治疗的著作。

本书的作者是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它探讨的话题很多,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年危机,女性意识,婚姻问题,自我探索,现实问题等等一系列的话题。

那时,我从书中了解了很多事情,关于生命的感悟,关于人的宿命,关于自由,关于孤独,关于谈话治疗......

虽然这是一部小说,是一个编造的故事,但是我觉得它写得很精彩。

它充满有益的谈话却不枯燥。

在尼采和布雷尔的的对话当中,他们每一次的提问,我们都可以把自己放到他们的谈话当中,来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探索。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真实的尼采吗?

另外让我会觉得有些吃力的就是这本书字体太小,又太厚。如果不是它的情节充满悬疑,我想我应该会很难坚持把它读完吧。

在读完的那一刻,我和跟我一起去图书馆的那个女孩描述了整本书的大概。听完之后,她也来了兴趣,自己跑到图书馆把书借回来。

我记得中途问过她一次,她说觉得书里描述的很枯燥,只看了一点点。

至于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

02

虽然小说一开始就交代,尼采生病了,莎乐美暗中约见了布雷尔医生。但是随着情节的推动,我竟分不清谁是谁的病人,谁又是谁的医生。

记得当时,我还激动的跟同桌讲,原来这个医生也有心理问题,尼采帮助他治愈了自己。

最后结局很美好,让人流下了治愈的泪水。

第一次在书中看到关于极限、死亡、对自由的恐惧以及关系的限制等词汇的时候,我很难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反而会感觉到温暖。

自由,命运,死亡,敌人,极限,第一次紧紧地贴在了尼采和布雷尔的两个人的身上。它们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两个人每一天所面对的生活的琐碎之中。

从琐碎的沉重的生活里,去找到了某种更高的东西,却又归于了生活的琐碎和沉重。

那一份爱和自由的选择,透过这些抽象的词语,找到了某种栖息之地,鲜活的存在着。

03

今天在写这篇感悟之前,我听了一段关于电影推荐的描述,推荐电影的人是一个留美咨询师。

她说:在给别人做推荐之前,听众一定是要事先看过这部电影或者书籍的,不然听完剧透,无论它多么精彩,再去观看就没有多大意义。

我很认同她讲的。确实是的,在没有任何干扰之下,我会怀着好奇、探索的心态去观看去阅读。

脑海中,从电影里或者书籍里提取的某些观点,也会让自我独立去思考。

所以,每次只要我看完电影或者书籍之后,我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剧情描述。

在生活中,我发现好像很多人,都很想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获得知识,从而忽略了阅读的兴趣,总觉得阅读是一件耗时又很枯燥的事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买了很多书,却不去看它的原因。

我的原则就是,先看自己喜欢类型的书,用兴趣去驱动阅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