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父母对孩子期望的变化以及教育问题的根源,并介绍了蒋一谈老师创作的《植物的诗》《动物的诗》绘本的目的和作用。文章指出,孩子缺乏感受力是问题的根源,而诗歌和绘本是培养孩子感受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还提到数字化时代孩子对物理世界感知能力的降低以及未来AI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强调文学是治疗这种时代病的重要良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父母期望的变化
从80后父母期望孩子成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到90后父母期望孩子学习优秀、考上名校,再到如今只希望孩子不被霸凌、身心健康,反映了父母期望的变迁和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关键观点2: 教育问题的根源
孩子从小缺乏感受力是教育问题的根源,而感受力是孩子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是催生出求知欲的基础。
关键观点3: 蒋一谈老师的绘本创作
蒋一谈老师创作的《植物的诗》《动物的诗》绘本,是为了培养中国孩子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力,通过诗歌和绘本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观点4: 数字化时代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的孩子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降低,未来AI的全面侵袭可能会进一步消解孩子的感受力。文学是治疗这种时代病的重要良方。
关键观点5: 书籍的推荐与特色
文章推荐了蒋一谈老师的《植物的诗》《动物的诗》绘本,并介绍了其定制藏书票和蒋一谈老师的亲笔签名等特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