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大吃一顿可能对器官造成的伤害以及吃撑后身体的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心肺受挤压、胃部被灼烧、胰腺自残以及免疫被削弱等。同时,文章也提供了大餐后的补救方法,如少量多次饮水、补充膳食纤维、让肠道动起来等。此外,文章还给出了一些预防吃太多的建议,包括了解易引发吃太多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细嚼慢咽、记录食物和情绪变化、按时吃饭以及找到其他解压方式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什么是“大吃一顿”
胃的正常容量与“吃撑”的进食量对比,以及“大吃一顿”的其他定义和原因。
关键观点2: 吃撑后身体的变化
介绍吃撑后可能出现的身体反应,如代谢紊乱、心肺受挤压、胃部不适等。
关键观点3: 大餐后的补救措施
提供补救方法,如饮水、补充膳食纤维、轻量运动等。
关键观点4: 预防吃太多的建议
给出建议,包括了解易引发吃太多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细嚼慢咽等。
文章预览
你知道吗? 大吃一顿也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 吃撑一次 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大餐后应如何补救? 有时候少吃一口 对身体是一种保护 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怎样才算“大吃一顿”? 胃是可伸缩的食物“容器”, 正常吃饱(八分饱)后,容量达到800~1200毫升,相当于喝下1~2瓶矿泉水 。 “吃撑”的进食量通常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至少 30% , 胃容量甚至可撑大至2000~4000毫升 。 除了以容量计算,“大吃一顿”还可以是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高脂、高糖或高蛋白食物,比如火锅、蛋糕、炸鸡等。 如果一个人频繁超正常量进食,可能存在多种原因: 激素失衡 睡眠质量差、运动不足或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从而激发食欲。 零食诱惑 不少人的家里、工位上都有零食,可以随时拿取,不知不觉就吃了不少。 情绪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