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需求不足的问题,涉及了四位专家的观点。张斌认为解决需求不足需要借助政策力量,政策的力度是关键。徐林主张从体制和结构方面寻找原因,认为仅靠刺激政策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尹艳林强调要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市场需求,并改善市场预期。张军扩提出民营经济的预期信心有待稳定和提升,需要治理隐形壁垒和歧视问题,并为民营经济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法制保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需求不足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张斌强调了解决需求不足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单纯的市场化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借助政策的力量。政策的力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观点2: 徐林的体制改革观点
徐林认为要从体制和结构方面寻找抑制国内需求不足的原因,提醒不能仅依赖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应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
关键观点3: 尹艳林的政策建议
尹艳林提出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市场需求,并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市场预期的改善,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正常增长。
关键观点4: 民营经济的问题与措施
张军扩强调了民营经济预期信心的重要性,提出了治理隐形壁垒和歧视问题的必要性,建议为民营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法制保障。
文章预览
关于需求不足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既然需求不足导致了市场失灵,那么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就不能依赖单纯的市场化手段,必须要借助外力、借助市场之外的力量,或者说是借助政策的力量,才能打破需求不足。”而政策的关键,在于力度。 关于刺激政策 徐林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要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徐林认为应从体制上、结构上寻找抑制国内需求不足的原因,“若不从改革的角度解决问题,仅靠一轮一轮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关于深化改革 尹艳林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政策已经有了。”尹艳林进一步建议,一是要把宏观政策措施转化为市场需求,不管千措施、万措施,最后要有需求,落到需求上;二是要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