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十四省(区、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拟入围结果的公示》,标志着这场历时近一年的省级联盟采购工作终于有了结果。共有119家药企的16种药品的212个产品获得拟入围资格,部分产品价格击穿底价。本次采购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区分质量分组,经济技术标和商务标综合评定。独家产品降幅有限,但省际联盟集采也探索了化药独家产品的集采路径。设置复活机制为药企提供最后窗口。带量采购成为我国医药市场的重要机制,未来药企需以战略眼光审视这一变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情况
共有119家药企的16种药品的212个产品获得拟入围资格,部分药品价格击穿底价,如川芎嗪、维生素C等注射剂的58个产品拟入围价格均不足1元/支。
关键观点2: 采购评定方法
本次采购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区分质量分组,经济技术标和商务标综合评定。独家产品降幅有限,探索了化药独家产品的集采路径。
关键观点3: 复活机制
设置了复活机制,为药企争夺市场提供了最后窗口,但企业在“以价换量”与利润空间之间需要谨慎权衡。
关键观点4: 未来药企策略
带量采购已成为我国医药市场的重要机制,未来药企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在利润压缩的土壤中培育出新增长基因。药企需以战略眼光审视这一变革,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