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8个威胁健康的习惯,包括解冻肉类的方式、使用煎炸过食物的油炒菜、炒菜后立马关掉吸油烟机、喜欢热饮烫食、发霉水果的处理方式、把冰箱当成保险箱、菜板生熟不分以及筷子常年不换新等。文章给出了每个习惯的解决方法,提醒人们注意健康,避免这些危险习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解冻肉类的方法
不建议在室温下直接解冻肉类,最好提前一天从冰箱冷冻室转移到冷藏室缓慢解冻。如果忘记了,可以使用微波炉解冻,但要注意食物的体积不能太大,受热要均匀。
关键观点2: 使用煎炸过食物的油炒菜
经过高温煎炸的食用油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不建议重复使用。剩余的油可以合理利用,先冷却静置后过滤残渣,密封冷藏保存起来,用于凉拌菜、调饺子馅等。
关键观点3: 炒菜后立马关掉吸油烟机
烹饪时产生的PM2.5会迅速充满房间,增加患呼吸系统疾病等风险。应在烹饪前打开油烟机,等待半分钟左右开始倒油炒菜,烹饪结束后让油烟机继续工作3分钟。
关键观点4: 喜欢热饮烫食
经常吃烫食会增加癌变风险。建议不要吃烫食、喝烫饮,可以用手背试一下温度,感觉温温的不烫手即可。
关键观点5: 发霉水果的处理方式
一旦水果发霉,整个应该丢弃,不要吃。看似没坏的部分很可能也已经被污染了。
关键观点6: 把冰箱当成保险箱
冰箱不是保险箱,食物长时间存放在冰箱里容易串味儿、交叉污染。要合理利用冰箱,生熟分开存放,不要塞太满,定期检查冰箱和清洗冰箱。
关键观点7: 菜板生熟不分
切完生肉又去切蔬果或熟食容易导致交叉污染。应该切生肉和切蔬果、熟食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
关键观点8: 筷子常年不换新
筷子要勤换,特别是竹筷或木筷。每次餐后要认真清洗筷子,晾干后再放入碗柜。筷子要定期消毒,每隔一段时间最好换一次。
文章预览
室温下解冻肉、炸过食物的油反复使用……生活中,不少习以为常的行为,可能会埋下诸多健康隐患。 今天,我们整理了8个威胁健康的习惯,快来自查↓ 01 肉放在室温下解冻 解冻肉类时,很多人都会从冰箱取出来直接放在室温下或者直接扔水里解冻,然而,这两种方式都不建议使用。 室温一般是指20~25℃,室温解冻比较大块的肉类,至少需要2小时,有的甚至得5个小时, 这期间微生物会迅速滋生。 另外,室温下解冻的肉类汁液流失较多,口感、色泽较差;而静水解冻水温一般25℃左右,且导热能力大于空气,解冻速度更快,汁液流失更严重,口感比室温解冻还差。 解决方法: 提前一天将冻肉从冰箱冷冻室转移到冷藏室缓慢解冻。如果忘记了,可以用微波炉解冻(解冻模式),不过食物的体积不能太大,最好小而扁平,这样能受热均匀,微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