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井底之蛙看世界

蛋糕的魔力

井底之蛙看世界  · 简书  ·  · 2019-05-13 00:22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习惯了过生日要买蛋糕。我不爱吃蛋糕,畏惧那层甜腻的奶油,总觉得难以逾越,如实在喜甜,还不如白糖纯粹。心理上的排斥,却不能反对别人对蛋糕的热爱。大宝10岁生日,又恰逢母亲节,必须要买蛋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圈到处都在赞颂母亲,进一步确立了母亲节的地位作用。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2006年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等组织将农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尽管国人设定的这种说法很传统很文化,可有多少人知道四月初二?老美的这种渗透已根深蒂固,早就让人不管这些个了,反正母亲节就是5月第二个周日。美国人还说了,六月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反正大家想什么时间过节就什么时间过吧,不管怎么说让母亲过个节,是件好事吧。所以,孩子说得弄两份蛋糕,也是对的。母亲节成了大家的节日,谁家里都会有好几个母亲的角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时家贫,住在农村,没见过蛋糕。那时谁家孩子过生日,左右领居相互打个招呼,都要问“有没有称肉。” 肉,那是绝对的奢侈品,也是食物中最高级,我认为只有肉的诱惑才能导致垂涎三尺。过生日买肉吃,多实惠多高贵的纪念啊。所以,至今对蛋糕的昂贵,仍然觉得不可思议,越来越贵。一个勉强能插上一圈的小蛋糕也得几大百,要是拿来称肉可以买一大堆,够吃好几个月的。不过,蛋糕还有一大功能,那覆在上面的奶油可以用来玩,比如往脸上抹。我记得奶奶在世时,我们一大家子难得聚齐,给她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大家喝酒助兴,奶奶一般也能来上一杯白酒(三钱的杯),我觉得老人喝酒的神态就有寿星下凡的风度。记不清当时是有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引起,还是酒喝到高处,反正大家被逗开心了,有点狂欢的味道,一改以往正统彬彬的家庭氛围,互相往脸上抹起奶油来,大人孩子都乐不可支,笑声不断。这个印象留存在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上,而那位我们家父亲的母亲已挂到了老家的墙上。如果谁给我递块蛋糕,我还想给奶奶的脸上再抹上一块奶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了班,单位一般每年会发200元蛋糕券,俗称“福利”。人文关怀简单直接,每年公式化地表明单位记着大家的生日。蛋糕就蛋糕吧,总不能发个挂面券,让人回家煮长寿面吧。还是蛋糕,高雅尊贵,浪漫富有情调。点蜡烛,许个愿,吹蜡烛,切蛋糕,这一套下来,既有仪式感,也让大家有参与性,显然比敬上一碗面,让过生日的吸溜着吃面,生动多了。

        一份好蛋糕,后面也连着一个关于孝敬母亲的故事。摄影师罗红1990年,在母亲退休后的第一个生日,为了表达儿子的一份爱的孝心,罗红想给妈妈选购一个样式新颖、口味鲜美的生日蛋糕。然而,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成都,也没有寻到自己满意的生日蛋糕。“天下的妈妈把孩子抚养长大,不知道要做多少顿饭,可竟然没有一家能让孩子表达爱心的蛋糕店”,怀着一种无法尽心报答母爱的遗憾,罗红下定决心:创立自己的蛋糕店。罗先生先从兰州起家,也经历过蛋糕生意的挫折失败,最终还是创立了一个著名的蛋糕品牌,并且把好利来的总部搬到了北京。

      孝心孕育梦想,梦想成就事业。不管这个故事有无演绎的成分,终归蛋糕是有魔力的。今天上午约好11点半取蛋糕,二丫在等待的过程中,在家不停地问我,“爸爸,什么时间去取蛋糕啊”“你看表啊,还没到时间呢”。尽管她还不认识表上的时间,但那份期待让她总是有些按耐不住。我带上她取到蛋糕时,她严肃地要求我进行认真核对,我们订的是“快乐牧场”。最后,还是不放心。她要亲自进行检验,奶油做的牧场上上站立着斑马、牛、还有猴子,她表示准确无误。同时,又对没有把全家人的属相动物全弄进来,表示有点遗憾。

      生日是母亲的难日,生日让孩子又成熟一岁。同学告诉我,他女儿现在不爱吃买的蛋糕,喜欢在生日那天亲自做蛋糕。蛋糕陪伴下的孩子们,快快成长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