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作者田志刚是知名知识管理专家,文章主要讨论了成为行业高手的底层逻辑。文章指出,有知识的人应该认识到社会的灰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努力成为专家。真正的专家需要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从用户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文章还提到工业时代下知识的变化以及专业分工和互相服务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成为专家需要有灰度思维,接受并适应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文章指出,成为行业高手需要摆脱天真和幼稚的状态,接受社会的灰度,不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缺点。
关键观点2: 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成为专家的重要一环。
文章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要成为真正的专家需要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取得他人信任和支持的基础。
关键观点3: 三、专家需要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
文章指出,真正的服务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这是大部分专业人士欠缺的能力和意识,需要下工夫去学习与实践。
关键观点4: 四、知识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的。
文章提到工业时代下知识的变化以及专业分工和互相服务的重要性。专家需要具备各领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通过服务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文章预览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成为一个行业高手的底层逻辑 · 01 在历史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拥有渊博知识的人一般都比较骄傲。 在我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有知识的人一般喜欢去做官的,而做官是一种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然而,一些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又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情结。 在国外的中古时代,知识通常是由僧侣阶层掌握的,他们代表着道德上的高地。 上帝创造的伊甸园里面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另一棵是知识之树,而上帝所禁止人们偷吃的恰恰是那一棵知识之树的果实。因为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实,人们就能够明辨是非,从而拥有聪明才能和智慧。 上千年来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使国人虽然讨厌“恃物/权傲才”的人,但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恃才傲物、傲权的人却非常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