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摘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主要阐述了《道德经》中关于“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等六种人的描述,以及这些人在修道过程中的态度和影响。文章还强调了真正的无敌是没有敌人,并鼓励读者超越环境,追求更高的境界。此外,文章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家庭和谐、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道德经》中六种人的描述及其含义。
文章详细解释了《道德经》中提到的企者、跨者等六种人的特点,以及他们在修道过程中的态度和影响。
关键观点2: 余食和赘形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文章阐述了余食和赘形在大道中的意义,并指出它们对人生没有真正的影响,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水泡、一个气泡。
关键观点3: 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无敌的真谛。
文章强调了超越环境的重要性,并指出真正的无敌是没有敌人,而不是比谁都厉害。
文章预览
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 而是让人学以致用 XUE MO “成功”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其”指的是前面谈到的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也就是好面子的人、急功近利的人、固执己见的人、自以为是的人、自吹自擂的人和自高自大的人。 “余食”,出去吃饭吃不完,打包回去的,就叫余食。 “赘形”,有些人体内长了肌瘤、囊肿,这些肌瘤和囊肿就是“赘形”。 对于大道和修道者来说,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和自矜者在乎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行为本身也是多余的,是自己不需要的,是身外之物。人们总说“过眼云烟”“身外之物”,指的就是“余食”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