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快驴科技赴港上市的热议话题。公司在招股书中定位为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但实际上核心业务是给双轮/三轮电动车换电池,高度依赖超威集团。公司面临毛利率、净利率低的问题,以及依赖单一供应商的商业风险。虽然尝试建立自主铅酸电池制造工厂以摆脱对超威集团的依赖,但面临诸多挑战,如供应链稳定性、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司定位与实际业务不符
快驴科技在招股书中定位为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但实际上主要业务是给双轮/三轮电动车换电池,更像是超威集团的分销商而非独立运营的科技企业。
关键观点2: 高度依赖单一供应商
快驴科技的业务高度依赖超威集团,从采购到销售都紧密绑定,这是其最大的风险点。
关键观点3: 盈利能力脆弱
虽然营收增长,但快驴科技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利润不如预期。
关键观点4: 自建工厂计划的挑战
快驴科技计划自建铅酸电池制造工厂以摆脱对超威集团的依赖,但面临供应链稳定性、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技术护城河缺失等挑战。
文章预览
来源 |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在今年赴港上市热潮里,形形色色的公司各展其态。一些企业初看业务架构,颇具亮点,但细究招股书,便会发现语言包装下的商业本质,没有那么大的想象力。 快驴科技,或就算是其中一个。 资本市场的 “ 双碳 ” 风口,催生了绿色出行赛道的新故事。在招股书里,快驴科技的自我定位是 “ 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 ” ,巧妙运用 “ 绿色转型 ” 与 ” 科技创新 ” 的双重叙事,来提升估值想象空间。 然而穿透其商业实质,核心业务实际上是给双轮 / 三轮电动车 “ 换电池 ” ,公司的诞生和经营业绩,都和电池行业龙头 “ 超威集团 ” 紧密相连,左手从超威集团进货,右手给客户换电池,更像是超威集团的分销商,而不是独立运营的科技企业。 双轮电动车,是外卖小哥们的 “ 作战铠甲 ” ,也支撑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