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广东疾控

“最脏水果”第一名,小心一口就中招!夏天很多人都爱吃

广东疾控  · 公众号  · 养生  · 2025-05-21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果切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霉变水果、卫生情况、制作和存放时间等问题。霉变水果可能含有致病细菌;街边果切的卫生情况堪忧,包括不认真洗手、水果不削皮、刀具和砧板不卫生、没有佩戴一次性口罩等问题;制作和存放时间不明的果切存在食物中毒风险。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果切,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店铺,并现买现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果切的安全风险

包括霉变水果、卫生情况、制作和存放时间等方面。霉变水果可能含有致病细菌,卫生问题涉及不认真洗手、水果不削皮、刀具和砧板不卫生、没有佩戴一次性口罩等,制作和存放时间不明的果切存在食物中毒风险。

关键观点2: 霉变水果的风险

霉变水果中可能含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致病细菌,腐烂面积越大,展青霉素含量越高,并可能扩散至整个苹果。

关键观点3: 街边果切的卫生问题

街边果切的卫生情况堪忧,包括操作环境、工作人员卫生习惯、水果处理、刀具和砧板卫生等方面。建议消费者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店铺,并现买现切。

关键观点4: 制作和存放时间的风险

制作和存放时间不明的果切存在食物中毒风险。夏季气温高,食物危险温度区域为4~60℃,细菌增殖速度快。鲜切水果在25℃条件下贮藏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可能快速增加。


文章预览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果切逐渐“火热”了起来。商家“贴心”地将水果削皮、切块、装进小盒子,吃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而且价格普遍不高,真是便宜又好吃。 但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看似美好的果切,很可能会成为“窜稀神器”…… 安全风险1:霉变水果滥竽充数 水果烂了一点,不扔卖不了,扔了又可惜。不排除就会有“心思活络”的商家把水果烂的部分切掉,留下看起来好的部分做成果切,以次充好。 烂水果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 冻伤或磕磕碰碰导致的局部组织损坏 ,这种是可以切掉坏的地方继续吃的,不过要尽早吃,时间久了容易滋生细菌; 另一种则是因为水果 贮藏不佳出现腐烂 ,这种水果虽然看起来只是坏了一小部分,但其实整个水果可能都已经被污染了, 即便削掉变质部位后也是不建议继续食用的 。 有机构在市场采集了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