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晚报

15岁的他,走了!“重生”在5个人的生命中

北京晚报  · 公众号  ·  · 2025-04-02 15:5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器官捐献的相关情况,包括成功的捐献案例、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以及器官捐献的观念普及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市器官捐献情况概述

北京市已成功捐献器官3800余例,挽救了上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北京佑安医院设有一间器官捐献办公室,负责协调器官捐献事宜。

关键观点2: 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挑战与故事

刘源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已成功协调近800例器官捐献,让近3000名患者重获新生。他讲述了自己在协调过程中的艰难经历,如与家属的沟通、处理捐献者与受捐者之间的深厚情感等。

关键观点3: 器官捐献的成功率提升

随着器官捐献政策的宣传、体系框架的建立和捐献流程的完善,器官捐献的协调成功率已提升至约50%,表明器官捐献的观念日益普及,公众接受度提高。

关键观点4: 建立社会帮扶体系的建议

刘源建议尽快建立针对捐献者家属的社会帮扶体系,通过制定相关优待政策,对捐献者和家属的奉献行为给予回馈,形成敬重捐献、关爱家属的社会气氛。


文章预览

清明节将至,北京市红十字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本市已成功捐献器官3800余例,挽救了上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在北京佑安医院有一间器官捐献办公室,这里也是“摆渡”生命的通道。11年间,捐献办公室的负责人刘源已协调完成了近800例器官捐献,让近3000名患者重获新生。 15岁脑死亡男孩 捐献器官挽救5人生命 刘源本是佑安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2013年,他考取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质。2014年,他放下手术刀,成了一名全职器官捐献协调员。每日奔走在各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外,寻找器官捐献者,宣讲器官捐献政策。 第一次协调器官捐献的经历,令他至今难忘。 一名15岁男孩,因患脑胶质瘤接受了4次手术, 但都未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已确认脑死亡,并且在ICU躺了很久。 去见患者家属前,刘源十分忐忑,反复熟悉提前做好的预案,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