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进食时间与血糖、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进食晚的人血糖升高幅度更大,晚进食且晚餐吃得多更易损伤血糖。建议调整进食时间,尽量在19点前吃完晚饭,并控制晚餐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慢点吃饭,每口咀嚼约20下,控制在七八分饱。按时吃饭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减重、稳定血压和睡眠质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进食时间对血糖的影响
研究显示,晚进食者血糖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早进食者。建议调整晚饭时间,以控制血糖。
关键观点2: 晚餐时间的建议
尽量在19点前吃完晚饭,最晚不超过20点。晚餐最佳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关键观点3: 控制饮食速度的重要性
快速进食会增加长胖的风险。建议慢点吃饭,每口咀嚼约20下,控制在七八分饱。
关键观点4: 按时吃饭的好处
按时吃饭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减重、稳定血压和睡眠质量。不管多忙,都要按时吃饭。
文章预览
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进食晚的人,血糖升高的幅度要明显大于早进食者;吃得晚且晚餐吃得多,更易损伤血糖。 改一下晚饭时间,就有助控糖 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营养与糖尿病》上的这项新研究,以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或早期2型糖尿病阶段的成年人为对象。研究者将他们分为 晚进食者(每日45%以上的热量在17点后摄入)和早进食者, 并进行75克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结果显示,不管参与者的体重、腰围或饮食结构如何, 晚进食者血糖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早进食者。 此前,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早点吃晚餐可改善24小时血糖水平,且能改善次日早餐后的脂质代谢。 这里提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调整进食时间来改善血糖控制。 (糖尿病前期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人,但还未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