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参加一个幼儿园的读书会时,被领读老师分享的「不纠错」教育理念所启发。领读老师强调在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尊重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在日常的体验和积累中,将自己的认知与事物相结合,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自主的重要方式。文章还通过吉吉和乐乐两个孩子的实例,说明了反复纠错和反复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强调了允许孩子犯错和体验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不纠错」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领读老师通过举例说明了在孩子认知事物时,不立刻纠错可以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在日常的体验和积累中掌握对事物的认知。
关键观点2: 孩子自信与自主性的培养
通过吉吉和乐乐两个孩子的实例,文章指出了反复纠错和反复教育可能会破坏孩子的自信和自主性,而允许孩子犯错和体验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自主性的关键。
关键观点3: 体验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文章强调了体验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包括自主体验和替代性体验。这两种体验是孩子与自己、与外界建立联结的基础,能促进孩子自我感觉的形成以及对事物正确认知的形成。
文章预览
作者 | 天雅 上周五,我去一所 知名幼儿园参加读书会 。 期间,领读老师分享的 「不纠错」 教育 理念 ,令我印象深刻。 即: 当教育孩子认知一个事物时,不要反复纠错、反复教育。 她举了一个例子: 孩子在幼儿园上画画课。 老师准备了红、绿、蓝三个基本色的颜料,并教孩子辨认:这是红色,这是绿色,这是蓝色…… 随后到了自由涂鸦时间,老师指着红色的颜料,问其中一个孩子:“这是什么颜色?” 孩子回答道:“蓝色。”很明显,他答错了。 但老师没有立刻给孩子纠错,而是回答一句“好的”,便走开了。 为什么不纠错? 领读老师解释道: “如果孩子回答错了—— 说明他当下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将‘眼睛看到的色彩’与‘红绿蓝’一一对应起来, 如果我们直接纠错 ,很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与色彩建立联结的积极
………………………………